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新闻中心

企业动态

中科方寸知微成功参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

发布时间:2025-09-29 19:00来源:麒麟科技创新园开发建设管委会

聚焦AI for Science,以轻量化与计算加速技术赋能超常环境下复杂系统智能模拟如何精准仿真智能系统在超高温、超高压、多物理场耦合等“生命禁区”环境中稳定运行的力学现象,为智能系统设计与装备安全提供科学支撑,并服务于从国家战略装备到民用工业的多个关键领域?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科学命题,正以国家重大专项启动为契机,开启破题攻坚 ——近日,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加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牵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为 “超常环境下复杂系统的智能计算” 项目合作单位,肩负起数据驱动模型轻量化与计算加速的核心攻坚任务。

以 “AI for Science” 为核,攻坚超常环境计算难题此次启动的 “超常环境下复杂系统的智能计算” 项目,核心逻辑正是 “AI for Science”——通过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的深度融合,破解极端场景下的工程技术瓶颈。项目将依托智能特征选择、深度学习技术,整合多源异构跨学科数据,构建数据驱动的 AI 物理建模底座;同时研发时空精准的材料 - 结构 - 系统跨尺度仿真模型,既覆盖从微纳米缺陷演化到宏观系统性能评估的全维度计算,也能通过生成式 AI 提升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力学响应预测能力,最终突破传统仿真效率瓶颈。这一技术方向不仅服务于航天器、地下工程等国家战略装备研发,更深度关联民生领域的安全与升级。像大家日常出行依赖的高铁,其车轴长期处于严苛工况:既要承受 - 60℃至 100℃的高低温循环,又要应对 10-100Hz 频率下 0-600MPa 的复杂载荷,疲劳损伤直接关系出行安全。项目将针对高铁车轴开展专项智能仿真,精准模拟损伤状态与疲劳寿命(模拟误差不超过 20%),未来依托碳素钢材料体系优化设计,有望让高铁车轴疲劳寿命较当前最好国产商用型号提升 30% 以上,为民生出行筑牢技术屏障。

技术攻坚,“轻量化引擎”破解仿真计算效率瓶颈超常环境下的力学现象仿真,因涉及跨时空尺度、多物理场耦合,数据量庞大、运算逻辑复杂,传统计算方式往往面临效率低、耗时久的问题,难以支撑工程设计与安全评估的时效需求。中科方寸知微凭借在边缘计算与 AI 加速领域的技术积累,在项目中承担此次攻坚任务:面向力学数据分析与建模的神经网络模型压缩与计算加速研究,通过“轻量化引擎” 为仿真计算提效,助力 “AI for Science” 技术落地。模型轻量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模型压缩、剪枝、量化和知识蒸馏等方法,在保留力学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大幅缩减模型参数规模与数据处理量,降低仿真计算的存储占用与基础算力需求,让复杂模型能更高效地适配仿真场景。智能计算加速技术:通过算法优化、硬件加速器设计及软硬件协同优化技术,提升模型对力学数据的推理与运算速度,缩短计算周期,满足研发推演过程中“快速迭代,精准评估”的实时性要求。这些技术不仅是项目的核心支撑,更能反哺民生场景 —— 此前中科方寸知微已通过轻量化 AI 技术,助力电网设备智能运检和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监控的效率提升,如今将民生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转化为破解超常环境仿真难题的能力,形成 “技术反哺、双向赋能” 的优势。

从民生数智到国家战略:以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此次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既是中科方寸知微技术实力的印证,更是其 "以数智服务民生、以技术支撑战略" 理念的深化。在主营业务领域,公司的轻量化 AI 技术早已扎根能源行业,为 “双碳”目标、国家能源安全筑牢基础;如今迈向 “超常环境智能计算” 领域 ,则进一步将技术积累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将民生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转化为攻克 "超常环境下复杂系统智能计算" 难题的核心力量,为我国高端装备研发与前沿科技突破提供坚实支撑。这种 "从民生到战略" 的技术贯通,正是中科方寸知微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独特价值,让数智创新既接 "地气"、又有 "高度"。未来,中科方寸知微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数据驱动模型与智能计算技术研发,既做民生数智转型的“赋能者”,让 AI 技术惠及更多日常场景;更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攻坚兵”,助力我国在 “AI for Science” 领域实现突破,为高端装备发展与前沿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版权所有 - 苏ICP备05004952号-7

地址:中国 南京 麒麟科技创新园 智汇路300号 邮编:211135 招商投资电话:025-68532197 6853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