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新闻中心

园区动态

智汇麒麟,高原之上起高峰

发布时间:2022-07-25 10:00来源:麒麟科技创新园开发建设管委会

东方有祥兽,其名曰麒麟。紫金山以东,南京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布局了一个不一样的科技板块——南京麒麟科创园。

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科技创新版图上,麒麟科创园承担着“顶天立地”的重要使命。瞄准重大原始创新,助力破解创新“有高原无高峰”瓶颈,麒麟科创园更侧重“从0到1”的突破,在“高原”之上起“高峰”。

十二载斗转星移,这片青山绿水之间的园区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从零起步拔节生长,不断集聚“中科系”顶尖创新资源。省、院签约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打造“中科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近年来大院大所抱团落户,这里已成为北京中关村以外“中科系”创新资源集聚程度最高、门类最为齐全、成效最为显著的区域。

十二年砥砺前行,麒麟科创园不断提升创新高度、创新浓度、创新速度,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园区面貌蝶变升级。“中科系”四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建成开学,千余“中科系”高端人才纷至沓来。以创新之名,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产城人文在这里深度互融,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

新征程再出发,十二岁的麒麟科创园风华正茂。

“今天所有的只争朝夕,只为了明天的日新月异。”南京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 围绕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园区于今年正式启动实施高质量发展四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发展“两区三城”的目标愿景。下一步,园区将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总体目标,聚力建设“创新策源活力之城、科技产业实力之城、生态宜居魅力之城”。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办,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承办的“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宁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乔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江碧涛,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等一众大咖齐聚“云端”,一致同意该项目尽快启动。

这意味着,又一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开源软件供应链、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平台,是中科院在宁培育建设的四个“中科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四大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堪称“国之重器”,是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关键棋子,将支撑更多国家级科技项目落地实施,目前全都在加快落地建设。

麒麟科创园起步就站在“巨人”肩上。2010年成立的麒麟科创园位于紫金山、青龙山两山间的生态廊道,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仅10公里,南北连接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两大科教资源集中区,近30所高校分布在园区周围,在校师生超过40万人;江宁、新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呈包夹之势,产业辐射、溢出效应明显。

把“风水宝地”变“创新高地”,园区近年来大力引聚“中科系”资源,在承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迁建项目的基础上,先后引进自动化所、上海巴斯德所、计算所、软件所、工程热物理所等7家中科院研究所,成立8家“中科系”研发机构,创新资源比肩北京中关村。

注重“顶天立地”的原始创新,麒麟科创园稳扎稳打,为“科技之城”强基铸魂。

围绕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自动化所创研院发布了世界上首款主打低比特量化的神经处理芯片,从源头上破解了芯片计算领域备受关注的“内存墙”难题;

计算所创研院完成了中科院弘光专项“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芯片”,正在推进信息高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软件所正建设国内首个开源软件采集存储、开发测试、集成发布等一体化设施,打造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知识图谱和开源软件供应链体系。

厚积才能薄发,深蹲只为助跑。瞄准创新策源活力之城,麒麟科创园突出创新在园区建设全局中的关键作用和核心地位,力争在战略力量集聚上体现高地、原始创新上体现引领、创新合作上体现示范、创新机制上体现先行,助推南京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江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汇聚5000名“中科系”人才,落户国家科研机构(含中科院机构)达到20家以上,培育6-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4-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0到1”的原始创新,一定会带来1到100的产业创新。“顶天立地”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麒麟科创园的多年耕耘如今正集中释放创新“红利”。

卸任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后,33岁的冷聪博士现在的身份是总经理。该院主导研制的神经处理芯片前年流片成功后,这位学霸率领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公司,研发出“智鸢”系列运检无人机。搭载这枚边缘计算芯片后,无人机可以“边飞边思考”,快速自主决策,已在多地电网公司“上岗”。手握硬核技术,这家初创公司刚成立3个月即获机构投资数千万元。

这位“中科人”人生轨迹的转变,背后正是麒麟科创园快速发展的时代缩影。目前,园区已集聚各类人才117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约63.8%;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40家,总估值超百亿元,其中行歌车载芯片估值达50亿元,中科物栖、方寸知微、控维通信、图格医疗等企业估值均超5亿元。聚焦中科院系、高校院所、总部企业等平台,先后引进“大院大所”研发机构24家,新研机构累计引进和孵化企业436家。

在麒麟科创园,众多“青稞”(青年科学家)、创业青年沿着科技创新最前沿踏浪而行,为产业注入澎湃动力。12年间,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7%,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百亿元的大投资体量,实现了园区路网、建筑、河道整治等的日新月异。筹建省级高新区以来不断争先进位,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度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园区在全省51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18位、在30家省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位,超过7家国家级高新区,从最初的排名靠后跃升至全省高新区前列。

瞄准新能源、新消费两大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综合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全面扩大。中国能谷、五星控股集团总部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其中,由华能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能谷项目聚焦新型电力(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总投资约300亿元,将打造长三角一体的千亿级能源创新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后预计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紫东综合交通实验室组建完成,将承担交通领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目前一期已完成改造出新。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成产业发展“最大增量”,麒麟科创园深入贯彻省市优化营商环境部署,上线“小麟通”企业服务品牌,管委会人人都是服务专员,依托麒麟企业智慧服务平台、总额达50亿元各类投资基金,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天候、零距离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定位高品质科技住宅小区,所有住宅按恒温恒湿恒氧、绿色建筑三星、健康住宅二星要求进行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配建泳池、健身房、阅览室、儿童活动室,周边还有完善的商业、教育及其他生活配套……

7月21日,麒麟科创园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启动建设,精品住宅小区效果图一经亮相便惊艳外界。园区拿出核心区居住与产业聚集区“黄金地带”,引入知名开发品牌仁恒置地为项目管理单位,匠心打造高端科研人才安居范本。

栽下“梧桐树”,引来“麒麟才”。为给“中科系”等各类高端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居保障,麒麟科创园从今年起统筹规划、启动建设人才共有产权房,将按照“限定销售对象、限定销售价格”模式提供给创新人才。这种量身定制的高品质、国际化居住社区,将营造优配置、优物业、优服务、优圈层的生活环境,打造高端科研人才安居范本。

引才聚才,“住”是基本保障,安居才能乐业。除人才房外,麒麟科创园持续推进园区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各方面配套保障,完善空间发展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扩容和均衡布局,着力打造集研发、居住、消费、生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多年来,园区总建成道路66条,通车总里程约55公里,构筑园区中心区、新市镇片区“八横五纵”及东片区“四横四纵”交通路网;新增绿化面积约440万平方米,麒麟生态公园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超级绿肺”。

一期经济适用住房A-F地块及二期经适房H地块共16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已建成或规划建设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麒麟中小学、南京博颂学校、南京力学小学麒麟科创园分校等。

目前正推动国科大南京附属学校(南师附中麒麟校区)落地建设,与仙林南外合作开展配套学校方案设计并开工建设,适时启动公立三甲医院建设,推进南京重离子医院加快建设;推进各级社区中心开工建设,推动宝龙广场、荔枝广场等商业地标建成;推进麒麟科技城配套道路、断头路建设尽快完成。

瞄准城市功能新高地,打造生态宜居魅力之城,只为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生态。园区启动建设12周年,眼下的麒麟科创园正不断换挡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麒麟科创园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全市全区创新发展大局,全面推进“两区三城”建设发展,为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江宁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中国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版权所有 - 苏ICP备05004952号-7

地址:中国 南京 麒麟科技创新园 智汇路300号 邮编:211135 招商投资电话:025-68532197 6853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