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555522515/2017-00001 | 信息分类: | / 业务动态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7-07-28 | |
生效日期: | 2017-07-28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麒麟科技创新园二期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者:每天背着盐霜“龟壳”忙建设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
麒麟科技创新园二期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者:每天背着盐霜“龟壳”忙建设
昨天下午4点多,依然热浪滚滚、炙热难耐,砌砖、焊接、吊装、加工钢筋……麒麟科技创新园二期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建设者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的11号楼,顺着安全通道爬到19层楼楼面,因为毫无遮蔽,太阳像是一把火,晒得人火辣辣发烫。一大捆钢筋被塔吊运输到建设中的楼面,很快,工人们两两合作开始绑扎钢筋,另一边的工作人员开始搬运木条和钢筋,在一排已经成型的钢筋模板旁,一名穿着长袖衬衣的师傅正在进行电渣压力焊。考虑到天气闷热、粉尘漫天,多个楼层都设置了旋转的喷水头,用来降温降尘。
“以前5天就能盖一层,现在天太热,避开中午时间作业,争取6、7天盖一层。”钱建华是一名有经验的钢筋工,今年已经50岁。“小心别碰到钢筋,至少有60℃,我们戴手套都能感觉到烫手。”钱建华先把钢筋加工成一个个固定形状,然后再把骨架安装到工地的各个位置上,干得都是力气活,他额头上的汗水像雨水一样往下淌,安全帽下露出黝黑的面庞,记者看到,他的衣服因为湿透了一次又一次,在背部形成了一圈盐花。
“衣服硬邦邦的,每个人下班都像背了一个‘龟壳’,不用换,没那么娇气,都是为了给大家盖结实的好房子。”钱建华笑着指了指几米高处的架子工,只见他们腰别扳手、手拿镙栓枪,在脚手架上往来穿梭,工作服上深一块浅一块,在太阳下分外明显。架子工的工作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却很危险,每天经手的钢管上百根,每截钢管有6米长,每根重约 38斤,悬空搭建、装扣件、拧螺栓,容不得半点马虎。
正在施工的项目是麒麟科技创新园二期经济适用房的H地块,北至芝嘉东路、南至天麒路、东至运粮河东路、西至规划二号路,包含14栋34高层住宅、1栋幼儿园、地下车库等。项目工程部经理顾杨林介绍,此前一期经济适用房已全面竣工并交付8千余套,二期的H地块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为了解决麒麟片区百姓拆迁安置需要,提高政府安置效率的同时缩短百姓安置过渡时间,工期紧张,根据计划,工程今年年底将完成封顶,明年年底竣工。
目前,仍有1000多名工人坚守在高温建设一线,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每天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工人必须两人合作,防止意外发生,工人们上午早开工,下午晚开工,避开高温时段,工棚下摆放着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长期供应绿豆汤等清凉饮料,并在施工大门口设置了实名制通道,保证每天施工人员的进出安全。